协会参加白云鄂博铁矿矿山排土场生态修复技术研讨会
11月24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节能减排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白云鄂博铁矿矿山排土场生态修复技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代表出席会议,听取白云鄂博矿山排土场生态修复新技术成果汇报,并就进一步推进该成果应用,促进开辟国内高质量修复矿山土地的有效途径,展开积极研讨。山东省科协常委、省电力行业协会执行会长、省电力科协执行主席徐震参加了会议。
包钢节能环保科技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许晨阳介绍了白云鄂博铁矿矿山排土场的生态修复情况。他指出,白云鄂博铁矿排土场的生态修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然而,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和探索,目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多方考察和尝试后,包钢集团决定引入神州汉邦(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禾神元”微生物生态修复技术。这一技术通过利用特定菌种与土壤中的矿物质、重金属和有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了土壤的快速修复和生态环境的恢复。由于矿区开采历史悠久,生态环境存在较大压力,包钢一直在探索如何有效地进行修复。尽管此前的修复努力成效有限,但通过与神州汉邦合作,特别是在龙厚茹教授技术支持下,包钢集团首次实现了白云鄂博矿区排土场的有效绿化,并成功改善了生态环境。许晨阳表示,这一成效标志着生态修复工作的突破,成为包钢环保事业的亮点。
神州汉邦(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龙厚茹,锡林郭勒发电公司原党委书记总经理刘春晓,原国家电投集团资本运营总监关绮鸿,原农业农村部常务副部长、国务院原参事尹成杰,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国务院参事室顾问吴吟,原水利部常务副部长张春园,自然资源部国土勘探规划院研究员范树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原副所长朱昌雄,中化环境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崔焱,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二勘探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马金彪,北京菜篮子集团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付以彬等专家围绕生态修复的技术原理、实践探索、实际应用等做了主题发言。
中国能源研究会特邀副理事长,原大唐集团董事长陈进行在会议总结时指出,会议讨论了能源与环境保护的紧密关系,特别是在矿产和灰场治理方面的挑战和经验。他提到,尽管这些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面临不少问题。陈副理事长特别赞赏了龙教授的技术,强调这种技术在发电厂、灰场治理以及复杂环境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他指出,未来需要更多政策支持和市场力量的推动,才能更广泛地应用这些创新技术,推动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与会专家代表一致表示,微生物技术未来将在生态修复、土壤治理、水治理及农业等多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为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贡献力量,助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