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购电试点输配电价云南先行 探索电价市场化
有关部门已批复云南省电力用户和发电企业直接交易(直购电)试点的输配电价。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云南在全国率先探索电价市场化,在云南省内水电以更合理价格输出的同时,电解铝等大工业用电成本有望下降。
电价双方协商确定
根据新政策,参与云南直购电试点的大用户购电价格,由直接交易电价、电网输配电价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三部分构成。其中,直接交易电价由电力用户和发电企业协商确定,政府性基金和附加由电网代收。电网输配电价实行两部制电价,基本电价执行云南电网现行销售电价表中的大工业用电的基本电价标准;电量电价为每千瓦时0.125元(不含线损),其中,110千伏电量电价为每千瓦时0.105元,220千伏电量电价为0.086元。耗损率参照近3年实际耗损率,由省内价格部门参照决定。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有关部门批复云南直购电试点输配电价有两层意义。从宏观层面讲,云南直购电试点获国家有关部门认同,云南电力体制综合改革将从直购电开始推进。从微观层面讲,云南首次明确统一的直购电过网费,直购电推广力度有望加大,高载能特别是电解铝行业用电成本有望降低。
电力交易市场化缓步推进中电联与上期所推动电力期货上市
此前,上海期货交易所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此次上期所与中电联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生产国与消费国的背景之下,对完善国内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进电力期货上市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随着近年来电力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强,市场政策指向明确,上市电力期货的前提条件与政策制度保障已基本具备。电力期货上市后,通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可为国内电力市场提供定价基础,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有利于促进国家电力政策的有效落实,进而提升电力市场体系的整体运行效率。通过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可为电力企业、用电企业提供风险管理工具,促使电力企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最终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提供稳定的能源保障。
宁夏:电力买卖双方可直接交易
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逐步建立公平、开放的电力市场,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宁夏推进了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今年上半年,共有10户发电企业、57家电力用户参与直接交易,交易电量占到宁夏工业用电量的10%左右。据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电力处介绍,今年直接交易电量将达70亿千瓦时。其中,上半年交易30亿千瓦时,下半年交易40亿千瓦时;从交易情况看,发电企业平均每千瓦时让利0.015元,有效降低了企业用电成本。
据了解,用户购电价格由直接交易价格、电网输配电价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三部分组成。在国家未核批输配电价前,电力用户和发电企业自主协商价格,将交易协商的上网电价与政府批复上网电价间的价差,等额传导至用户对应类别目录电价中的电度电价,用户基本电价维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