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张生物航煤生产许可证落户中石化
1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在北京正式向中国石化颁发1号生物航煤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CTSOA),中国第一张生物航煤生产许可证落户中国石化。这标志着备受国内外关注的国产1号生物航煤正式获得适航批准,并可投入商业使用。
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芬兰之后第四个拥有生物航煤自主研发生产技术的国家,中国石化成为国内首家拥有生物航煤自主研发生产技术的企业。本次审定的完成,还标志着我国对生物航煤实施适航管理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果,完整建立了中国生物航煤适航审定程序,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对生物航煤产品进行适航审定并颁发许可证书的国家。
在当天举行的颁证仪式上,民航局徐超群副司长向中国石化颁发了项目批准书。来自美国联邦航空局(FAA)、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东方航空等航空公司、飞机和发动机公司、中国石化相关企业、科研机构等参加了颁证活动。
徐超群副司长表示,发展绿色可替代清洁能源,推动国家自主知识产权生物航煤的研发和应用,是我国切实打造绿色低碳航空的一次重要创新。本次审定也是中国自主生产、自主验证和自主审定的一次重要创举,完整建立了中国生物航煤适航审定程序,对促进我国航空生物燃料在民航业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联邦航空局高级代表成良杰(Christopher J. Collins)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绿色低碳是世界航空业发展的趋势,生物航煤作为低碳燃料,未来的应用肯定越来越多。
中国石化高级副总裁戴厚良表示,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中国石化多年来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致力于生物质燃料技术开发和应用。2009年,中国石化启动了生物航煤技术研发工作。今天,中国石化1号生物航煤获得适航许可,这是中国生物航煤事业的新发展、新突破,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中国石化正在开展“碧水蓝天”环保行动,包括技术开发、工业生产和产品销售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低碳能源业务产业链已基本形成。
生物航煤是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的航空煤油,原料主要包括椰子油、棕榈油、麻风子油、亚麻油、海藻油、餐饮废油、动物脂肪等。与传统石油基航空煤油相比,在全生命周期中具有很好的降低二氧化碳和颗粒污染物排放的作用。欧美主要国家从2008年起陆续开展了生物航煤的研发和试验飞行,2011年起开始进行商业飞行。
中国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告诉记者,生物航煤生产技术适应的原料范围广泛。不但可以用菜籽油、棉籽油、棕榈油、大豆酸化油等为原料,中石化还成功开发出了餐饮废油为原料生产生物航煤的工艺技术,解决了餐饮废油科学、合法、高效应用的难题,走出了一条餐饮废油资源化绿色应用的新路。
生物航煤市场前景广阔。目前,我国已成为年消费量近2000万吨的航空燃料消费大国。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测,2020年生物航煤将达到航油总量的30%。中国石化将进一步拓展生物航煤原料来源,持续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为航空业减排增效提供可靠的油品解决方案。下一步,中国石化将与各航空公司继续深入合作,共同推进生物航煤的商业飞行,真正实现生物航煤的产业化应用,发挥其在二氧化碳和颗粒物减排上的功效,为绿色低碳航空作出切实贡献。中国石化也还将积极配合民航局开展其他航油产品的设计生产适航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