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电力行业智库能力建设
一个国家,亦或一个企业要发展,不仅要靠决策层的智慧,还要伴随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推进,需要建立高质量的智库。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客观挑战。同时,我国能源行业协同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需要智库的智力支持。
众多声音中的一个声音
在能源行业,除了具有政府背景的官方智库之外,大型能源企业智库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决策,还积极参与到了公共政策领域当中。
以电力领域为例,国家电网公司建立了以科技为支撑的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以技术为支撑的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以智力为支撑的国网能源研究院。其中,国网能源研究院被视为电网企业的智库,是公司战略与运营管理研究机构。
国网能源研究院的研究范畴从电力延生到能源,从企业发展扩展到行业发展,全面研究国家能源战略,对能源供需、新能源发展、能源转化、节能环保与国际化等问题提供智力支撑。国网能源研究院有8个研究部门。其中,行业研究是从宏观经济和电力之间的关系出发,分行业、分产业、分技术对能源需求、能源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能源领域重大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及相关建议。能源战略规划所是考虑把电力放在整个能源环境里去研究能源和电力的规划。电网综合发展研究所是专门研究电网怎么转型,智能电网发展的问题。新能源所主要研究新能源的经济性,技术发展趋势等方向。企业战略研究所重点研究企业的发展战略、行业改革。管理咨询研究所主要研究企业管理改革问题。财会与审计研究所重点研究企业财务和电价问题。还有一个研发中心是基于千人计划组成的一个团队,核心任务是研发清洁能源、智能电网两大决策支持系统,系统研究清洁能源战略怎么实施,如何落实。
作为一个电网企业,要想科学、可持续发展,必须有对外合作的环境。在服务电网公司的同时,国网能源研究院还承担了发改委、国资委、财政部等政府机构的能源、电力相关的重大课题项目,同时还与世界银行、美国能源基金会等机构建立了合作。
智库犹如合唱队的一部分,可以将智库看作是政策制定共同体中众多声音中的一个声音,与利益团体和其他非政府组织相比,智库往往更能影响决策者。特别是企业智库,在为政府做咨询服务时,仅仅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是不够的。
从泛化研究到量化研究
作为能源企业的智库,经常会碰到一个困境,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形势瞬息万变的时代,如何向政府或企业提供经得住考验的战略决策,需要从泛化研究向量化研究转变,这对智库来说是一个挑战。
具有前瞻性的研究需要有理论、模型、方法的支撑,这是能源企业智库能力建设非常关键的一点。如果分析理论、模型工具跟不上,定量分析可能会出现问题,就不一定能够科学客观。另外,还要有比较完整和权威的基础信息。
针对能源企业智库的能力建设,国网能源研究院下设三个实验室:第一个是能源电力供需实验室,专门研究经济与能源电力需求之间的关系;第二个是企业经营与财务仿真实验室,研究当外部环境以及公司内部决策发生变化时,对企业的经营影响;第三个是能源研究实验室,研究能源发展的战略、规划,通过定量分析工具研究清洁能源如何布局,通过怎样的途径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的比重达到15%、单位GDP减排40%到45%,实现了以后代价怎样等等。这些研究都在不断地完善,相应的模型、分析工具也要能跟得上。
能源企业智库的研究成果决策者能不能接受,也非常重要。这类智库机构往往不能仅提供一个方案,为了能够给决策者提供多样化的决策参考,它们需要研究多种方案。
决策不止为企业服务
能源企业智库是为企业服务的,这个定位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在为企业服务好的同时也要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服务。
电网企业不是一般的企业,作为责任央企的智库也要为政府部门、电力企业、电力用户服务。近几年,国网能源研究院参与《能源法》《电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为完善国家能源战略体系、促进能源行业规范发展建言献策;受发改委、能源局、国资委、财政部等多个部委委托,对我国经济及能源发展、电价政策、能源财政政策、需求侧管理、中央电力企业布局及结构调整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去年以来,《2011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分析及对中央企业海外并购的相关建议》《2012年电煤价格走势分析及相关建议》《美国能源独立战略对我国能源转型的启示》《印度大面积停电事故相关情况》《2013年我国西北地区“窝电”形势将加剧,亟待加快电力送出通道建设》《进一步降低PM2.5污染的举措与建议》《近期电力消费情况反映出的我国宏观经济及重点行业运行态势》《我国电动汽车发展与国外差距呈扩大趋势,市场政策亟待完善》《今夏电力供需形势分析及相关建议》《世界500强企业比较分析》等18篇专报经国家电网公司上报国家有关政府部门,为政府制定能源政策和采取重大管理举措提供了有力的决策建议,积极服务能源电力行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