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补贴或9月落地 补贴方式调整为中央直补
近日,有消息人士透露,由国家财政部主导,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多个部委共同参与制定的新一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框架已基本确定,在补贴范围、补贴方式、补贴额度等具体执行层面落实后,将上报国务院审批,最快将于9月份对外公布。
新一轮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周期仍为三年,将在原有补贴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和力度。同时,补贴发放也将由此前的地方补贴调整为中央财政直补企业。无疑,这对当前几乎完全依赖政策导向的新能源车市场是一大利好消息。
新政呼之欲出
“如果进展顺利,新政有望于九月出台。”一位接近相关部委的消息人士对本报记者透露,目前,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框架已基本确定,细则也正在完善。现阶段正与财政部、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之外的其他部门协调,完成沟通协调环节后,将上报国务院审批。对于即将发布的新补贴政策是框架政策还是具有可执行力的完整政策,上述人士表示仍未可知。
不过,从本报记者目前获悉的消息来看,新一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几大关键措施已基本落定。
在补贴范围上,与此前的节能与新能源补贴政策相比,涉及面更广。本报记者获悉,新政将进一步扩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的范围,不仅如此,新政还将以试点城市为核心,建立试点区域,辐射周边城市。同时,有媒体援引财政部人士报道,试点城市和试点区域内的新能源汽车,将获得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双重补贴。
与此前的补贴政策以地方补贴为主不同的是,新政补贴方式将采用中央财政直接补贴车企。比亚迪财经办公关总监张小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言,以前地方政府对本土新能源汽车企业保护作用很大,新政如能破除地方保护对车企而言应是众望所归。“此前补贴款由地方发放,地方政府自然会更倾向于本土车企,甚至有些企业在标准上不是很符合也可能优先通过,地方新能源车企想往外走,也是难上加难。”
不仅如此,配套基础设施也将作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获得中央财政补贴。“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不理想,很大原因出在配套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上,新补贴政策意识到这方面,并作出相应调整,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将有很大促进作用。”汽车分析师张志勇对本报记者表示。
新补贴政策在补贴车型更丰富的同时,也将提高申报标准,混合动力乘用车的补贴申报门槛或将提高至百公里平均油耗6升以下。此外,在车辆登记申请、限号行驶、牌照额度拍卖、购车配额指标等方面,相关配套政策对新能源汽车或许也将区别对待。更宽泛的试点区域建设,更大力度的补贴和支持政策之下,新能源汽车发展会提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