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档场所陷能源浪费之殇 “阶梯电价”或为良方
一家酒店的外墙上悬挂着大大小小十几个空调外机,将墙上的两扇窗户包围得严严实实。
8月13日是中国传统七夕节,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北京的赵女士和男友来到一家五星级酒店,准备享受晚餐。说起几天前的那次晚餐,赵女士印象最深刻之处居然是“冷”。
高档场所 内外冰火两重天
8月14日傍晚,按照赵女士说的地址,记者来到位于北京西二环与西三环之间的这家五星级酒店。天气闷热,记者浑身是汗,但刚一进酒店大门便有一股寒气袭来。“这里温度21度”,服务人员告诉记者。
8月15日中午,记者来到位于北京东城区的一家大型商厦,当时室外气温达33度,燥热难耐。但走到离商厦大门还有近1米的地方,感到一股冷气往身上扑。进入商厦不过十几分钟,已经冷得不行,一位女服务员说:“我们也觉得冷,但中央空调设定温度,没办法。”
8月15日下午,记者在国网北京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看到,大屏幕上,代表着当日用电负荷的一条红色曲线最高点停留在上午11时35分——1775.95万千瓦。由于连日高温高湿,这已是今年以来北京电网第三次刷新历史纪录。
“在1775.95万千瓦的全部负荷中,仅降温负荷就占到大约40%。”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副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干银辉告诉记者。
今年入夏以来,全国多地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全国日发电量累计10余次创新高。国家电网公司负责的发电区域内,4个区域性电网及21个省级电网用电负荷均创历史新高。降温负荷给各地电网造成极大压力。为迎战高峰,北京电力启动了预警应急Ⅲ级响应,目前有6000名至7000名电力员工坚守在一线,干银辉介绍。
“如果公共服务场所都将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在国家规定的26度以上,对电网的压力肯定会减轻。”干银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