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东省电力行业协会官方网站! 企业邮箱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行业新闻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浙江推广电网低压分治法 扶植节能服务机构

时间:2013-02-28作者:admin 浏览量:0

    电网负荷率,是指电网平均负荷与最大负荷的比值,是反映电网运行管理和用电水平的重要指标。提高负荷率有利于提高供电能效,有利于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有利于减少电力建设投资,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节能减排效果都非常明显。为有效提高浙江电网负荷率,近日,浙江电监办开展了专题调研。

  浙江电网负荷率总体偏低

  目前,浙江统调日平均最高负荷约4200万千瓦,日平均负荷率一般在82%左右,日最高负荷均出现在上午10时至11时之间。负荷从早上8时起逐步升高进入高峰区域,在11时后迅速下降形成午间低谷。下午13时至17时,负荷再次升高,形成腰荷,腰荷值一般介于午间低谷和最高峰负荷之间,在气候炎热的季节与峰值接近。下午17时至20时负荷逐步下降,20时至22时已接近低谷,日峰谷差约占最高负荷的三分之一,每日保持在最大负荷95%以上的时段仅在两个小时左右。

  总体来说,浙江电网负荷率偏低,相比江苏低10个百分点左右。

  产业结构是影响负荷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浙江电网“十一五”期间各行业用电量统计及负荷分析不难发现:在第一产业中,农林排灌、养殖取暖等用电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且用电比重不大,提高负荷率的空间相对较小。第二产业占全社会用电比重较大,部分连续生产的产业如纺织、化工等用电负荷较为平均,其余大中型企业用电量较大,可以通过夜间生产享受到低价电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对负荷削峰填谷起到了重要作用。

  有部分非连续性生产,如加工业等电力用户,往往是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工作方式进行生产活动,其用电基本上是由人的自然生活规律而定,此类企业可以作为开展提高负荷率工作的重点对象。居民生活用电虽然用电比重不是很大,但近   年来年均增长率在10%左右,高于全社会用电量的增幅。居民生活用电实施削峰填谷虽说有一定难度,但只要优惠政策到位,对提高负荷率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提高电网负荷率初见成效

  提高电网负荷率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和电力部门永恒的主题,政府相关部门和电网公司系统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2010年,发展改革委、电监会等六部委颁布实施 《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目前,全国已有包括浙江在内的一些省份推行了峰谷电价。浙江从2003年8月份开始对大工业和普通工业实行了六时段三费率分时电价,缓和了高峰用电的矛盾,但执行尖峰电价时段用电量低于平均值,低谷用电仍然不足。从2001年的9月24日起,浙江在8个直供城市约10万户城镇居民中开展居民生活用电峰谷电价试点,从2007年6月1日开始向全省推开,所有装有“一户一表”的城乡居民用户均可申请享受峰谷电价。

  除此之外,浙江在发展冰蓄冷空调、推行电力用户优化用电方式和电力用户安装负控终端等方面也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对提高浙江电网负荷率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电网公司在提高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和供电服务水平、规范供电市场行为方面付出了努力,但对提高负荷率和供电能效方面的意识仍然不足。2012年浙江电监办和浙江省电力公司虽然对供电企业下达了一些有关提高负荷率相关指标,但由于供电企业对提高负荷率缺少有效地政策、法律依据,仅靠指导服务效果不佳。

  此外,《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中的考核指标,其可操作性不强,还不够全面,基本均停留在节约电量的层面,没有明确将削峰填谷、提高电网负荷率作为常态工作的要求来抓。    结合实际提高电网负荷率

  浙江省是经济大省,也是资源小省,是全国缺电比较严重的省市之一。提高负荷率有利于提高发电效率,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同时,提高负荷率有利于提高供电能效,减少电力投资建设。因此,浙江省提高负荷率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电监办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浙江电网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调整当前的工业尖峰电价的执行时段。物价部门应及时调整现行的工业尖峰电价的执行时段,将尖峰时段调整到早上10时30分左右,也可以将执行尖峰电价时段决策权下放给县级物价部门,由当地物价部门根据当地用电负荷实际,决定该地区执行尖峰电价的时段。这样,预计浙江电网可以削去最高负荷达100万千瓦以上。

  二是将提高电网负荷率工作常态化。

  目前,浙江电网已建立了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全省2万多条线路、20万台专变用户、近20万台公变终端的负荷监视,可控负荷达45%以上。但该系统只是在电网供电能力不足时投入运行,偏离了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本意和初衷。浙江政府也应出台相应的规定,明确电力用户在日常生产中实施避峰用电的相关要求,并在用电和税收等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同时要求供电企业将提高负荷率工作做到常抓不懈。

  三是积极推广“低压分治法”。浙江的产业以加工制造为主,企业规模小、产业层次低、资源消耗大,家庭式作坊较多,一般在公用配变下接线用电,俗称“低力用户”,其用电量约占工业总用电量的20%左右。在以往的有序用电时,由于浙江已经实现“停机不停线”,公用配变基本上不停电,这些企业反而得到用电优先,很不公平,同时也不利于节能减排和企业升级转型工作。对此,嘉兴海宁县供电局在当   地政府的倡导下,在公用配变上安装了“三相四线”转换为“单相四线”的开关,并由系统远程操作控制,在需限电时只需在电脑上操作,就可以有效限制了三相动力用电,而不影响居民生活用电。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实用,被称“低压分治法”。如果全省15万台公用配变均采用“低压分治法”,只需投资约20亿元,而削峰可达200至500万千瓦左右。由于低力用户组织生产灵活,通过实施“低压分治法”只不过改变其生产时段,一般不会影响其企业产量和用电量。

  四是大力扶植节能服务中介机构。随着国家对节能产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节能企业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发展。

  这些节能企业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发展节能服务产业,对用电企业进行节能改造,为实现节约电量、提高了用电负荷率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浙江省的节能企业目前仅有100余家,均处于起步阶段,再加上缺乏有效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风险管理机制,对于实施期较长、以民营经济为主的浙江开展合同能源管理存在潜在较大的风险。政府应加大对社会节能企业的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机制,充分调动民间资金开展需求侧管理工作。

  五是加强宣传削峰填谷和节约用电的力度。当前,大部分企业节能意识仍然淡薄,承担社会责任的理念不足。政府和电力部门应围绕提高负荷率工作的重点和特点,制定宣传计划,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加强宣传,营造出提高负荷率,提高供电能效氛围,促进节能减排,使削峰填谷成为电力用户自觉的行为。

  提高电网负荷率的办法还有很多,如“能效电厂”和抽水蓄水电厂建设、合同能源管理和节能调度等等。只要政府重视,加大需求侧管理工作力度,供电企业认真实施,提高电网负荷率、提高供电能效一定能够取得成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 山东省电力行业协会 鲁ICP备17005615号-1 济南网站建设 中联星空

联系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9777号鲁商国奥城4号楼3层

联系电话:0531-67807878 邮编:250101 Email:sdpea@sdpea.org

点击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