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东省电力行业协会官方网站! 企业邮箱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行业新闻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能源改革破冰 四领域价改一触即发

时间:2013-01-07作者:admin 浏览量:0

    河南籍煤老板郭峰2012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8月,在陕西榆林开矿的他经营了三年多的煤矿停产。市场需求疲软、煤炭价格持续下滑是主因,80多名矿工也卷铺盖回了老家。

    而就在这个夏天,四川一家油气公司的老总刘文远带领公司的骨干远赴美国,考察学习美国页岩气产业发展现状。在这个页岩气取得“革命式”成功的国家,他们希望从中取得一点经,即使这个“经”代价不菲。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数十亿资金正在“屯兵”于这个新的领域。

    一冷一热,这是2012年中国能源产业从业者所感受到的不同温度。

    2012年,煤炭告别美好时代、页岩气投资潮起、阶梯电价全国推行、多个“十二五”规划发布、能源新“36条”细则出台、光伏遭遇欧美“双反”、中海油等能源企业出海投资、核电重启、电煤价格双轨制终结……

    显然,在能源领域2012年被烙上了深刻的改革印迹,它所追随的是在全球范围内正轰轰烈烈展开的一场能源革命。2013年,我们在路上。

新生登场:中国的页岩气革命

    打开“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走势图”,从数字上看,2012年的最高价格为805元/吨,8月份降到了最低的625元/吨,年底略涨报于640元/吨。

    一年煤炭价格下跌超过20%,对于经过了“黄金十年”的煤炭企业来说,这是一个罕见、尴尬的数字。

    曾经“卖方为王”时代一去不复返,一些大型煤炭企业甚至放下架子主动出击找客户,提出“让利不让市场”的原则。而像郭峰那样规模小的煤矿,关停的更是不胜枚举。

    另一方面正是由于煤炭价格的下跌,新的形势给行业提供了变革的可能。连连下跌的市场煤,与国家发改委牵头煤企电企双方制定的重点合同煤平均价已经基本接近,给电煤价格并轨提供了有利时机。

    2012年12月25日,酝酿了半年之久的《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出台,国务院宣布自2013年起,取消电煤价格双轨制,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自主衔接签订合同并确定价格、鼓励双方签订中长期合同,同时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

与煤炭的冰冷形成鲜明对比,2012年最火热的产业也来自能源领域——页岩气。

    美国在经历近30年的努力后,页岩气的崛起让其摇身一变为能源出口国的“励志”事实,让天然气的战略地位开始得到重视。因而这样一个仍处于勘探期,商业化尚早的领域也在中国受到了热烈追捧。

    2012年3月16日被国务院批准为新独立矿种,紧接着页岩气“十二五”规划出炉,其中提出到2015年,页岩气产量将达到65亿立方米/年;到2020年,年产量要达到600亿~1000亿立方米。

    这一目标也被视作对于未来能源结构调整埋下的重要伏笔。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早前发布了2012年《中国的能源政策》白皮书。书中披露近年来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石油对外依存度已从本世纪初的32%上升至目前的57%。同时,天然气所占比重还不到5%,而全球的平均水平约为25%。

    “页岩气热”的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从2012年3月之后,每个月都有数场关于页岩气的论坛在各个城市召开。而作为第一个向民营企业打开大门的矿产资源品种,这个热潮更多了些共襄盛举的意味。

    就在确立为独立矿种之后不久,国土资源部即宣布凡具有石油天然气或气体矿产勘查资质、注册资金在3亿元以上的内资企业或独立法人,都可以参与国内第二轮页岩气探矿权招标。10月25日,国土资源部召开页岩气探矿权招标会上,推出20个页岩气区块。随后,中央财政补贴页岩气政策出炉,补贴标准为在2012年~2015年间0.4元/立方米,地方财政可根据当地情况给予适当补贴。

    12月6日,国体资源局公布页岩气探矿权招标结果,中标的19家企业中,有17家为国企,2家民营企业成功入围。

    参照美国的开发经验,要实现2020年1000亿立方米页岩气的产量,勘探、开发、管网和公共基础设施8年的总投入在1万亿元以上,年均投资规模超过1200亿元。

    “民营企业进入能源领域,这是一种全新的突破。”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行业规划、补贴政策的发布有利于带动中国的页岩气行业发展。然而由于行业是“摸黑”开始,勘探成本巨大、核心技术仍未掌握,中国的“页岩气革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改革破冰:四领域价改推开

    近日有消息称,新的成品油调价机制很有可能在新一轮调价窗口打开时实施。如属实,这也将是2013年重点资源领域价格改革的第一突破口。价格机制的改革备受关注,除了价格直接挑动消费者的神经,更因其是发挥市场作用的重要杠杆。

    2012年7月1日起,居民阶梯电价制度全面试行。阶梯电价是照用户消费电量分段来定价,分为三档,用电价格会随着用电量的增加呈现出阶梯状逐级递增,其中一档电量覆盖80%用户。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阶梯电价的成功运行,为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时也有助于中国的节能减排。而在2013年,预计资源产品的价格改革会进入“深水区”,在理顺了能源产品价级之后,也有利于推动行业的市场化进程。

    这一工作,也已经进入官方规划中。在12月18日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发改委主任张平在报告中提出,2013年要稳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为重点的价格改革,主要包括稳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为重点的价格改革,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实施重点电煤与市场煤价格并轨,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完善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在年底出台《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之后,四个领域理论上已经全部“破冰”,进一步改革一触即发。

    有望最先体现改革成果的成品油调价机制虽然具体时间并未最后确定,但是答题的思路已经明确,即将调价周期由“22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同时将此前的三个参考地点,变更为更贴近国内市场的低点,如取消“辛塔”换“阿曼”。此外,“4%”的涨跌幅作为调整成品油价格的硬性条件则很有可能被取消。

    “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市场化改革应内外兼顾,既要考虑与国际油价联动,也要兼顾国内油品供需的变化。”卓创资讯能源资讯分公司成品油产业链主管陈晴表示,一般情况下,国际油价相对较低时是成品油定价机制进一步完善的好时机。而随着定价机制市场化水平的提高,虽然增强了国内外油价的联动性,但也使得成品油价格波动趋于频繁,所以长远来看,定价机制的改革及完善仍将是一场持久战。

    另外,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天然气价格改革,在2013年也将正式破冰。此前在2011年12月底发改委下发通知,广东和广西两地启动天然气价改试点后,其他地方的天然气价改并没有实际动作,至今仍没有大范围的推进。

    对于石油巨头来说,由于从国外进口的天然气销售到国内,价格明显倒挂,进口油气业务亏损严重,也造成企业热情不高,进口动力不足,影响了天然气的供应。

    “天然气价改势在必行,预计2013年将会对试点区域扩大。”中石化研究员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四川、重庆、江苏、福建等地也将进行价改试点,推行“一省一价”并沿用两广的市场净回值法。

投资未来:民间资本盼有序准入

    从“觊觎”到参与,2012年成为民间资本渗入能源业的重要一年。

    2012年6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扩大能源领域投资的实施意见》,提出持民间资本参与能源勘探开发、项目运营、煤炭加工转化和炼油产业、管网建设、电力建设、新能源等多个范围。

    然而,业内人士依然普遍认为,这些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的“细则”依然“不细”,民企进入能源行业的“玻璃门”和“弹簧门”依然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民间资本首次进入页岩气这样的矿产勘探领域外,其他一些在2012年发生的新迹象,特别是在天然气管道建设以及运煤铁路建设上取得的进展,也让业内多了一份期待。

    8月,被称为“北煤南运大通道”——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工程的投资方案终于尘埃落定。共有16家企业参与建设,其中内蒙古伊泰集团、内蒙古蒙泰煤电集团是两家民营企业。

    11月22日,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将出资30亿元以有限合伙人形式,认购北京国联能源产业投资基金30%的出资份额,而该基金将与全国社保、宝钢集团等共同投资中石油西气东输三线管道项目。西气东输三线项目预计于2015年建成,建成后每年可向沿线市场输送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将覆盖中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11个省市区。雅戈尔董秘刘新宇认为,参与西气东输三线项目建设,不仅会为公司带来较高的稳健收益,而且最重要的这是首个向民营资本开放的国家重点能源工程,也是民资首次进入能源基建垄断行业的重大尝试。

    “只有让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入这些原本垄断的资源行业,才能保证能源领域在未来有着更好的发展——保证供应、掌握新技术、降低成本从而走向真正的市场化。”在林伯强看来,目前像中石油、铁道部都以身作则,将一些优质的项目主动对民资放开,这的确是一些新的进步,值得提倡鼓励。另一方面,国家还需要建立机制,引导民间资本有序进入到能源行业中。

    从目前中国的能源全局看,除了石油、矿产等上游资源(不含页岩气)未向民企开放外,火力发电、炼油、煤炭、光伏、风电等领域,民间资本实际上已经都有所涉及。

    但摆在眼前的一个问题是,很多能源领域刚开放初期,民进资本一拥而上,缺乏足够的理性和长远的规划,其中光伏产业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所以在向民资开放中,政府还应该注意对企业的合理引导,使其形成有序竞争的市场。”林伯强表示,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在进入新的能源行业中,也应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理性控制风险,期待2013年民间资本在能源领域有更大作为。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 山东省电力行业协会 鲁ICP备17005615号-1 济南网站建设 中联星空

联系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9777号鲁商国奥城4号楼3层

联系电话:0531-67807878 邮编:250101 Email:sdpea@sdpea.org

点击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