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视角:政府工作报告三方向绘宏图
摘要:
两会中“改革”这个词无可争议地成为出现频率最高、触及面最广的话题,而对电力工业而言,政府工作报告除了特别强调电价改革外,对建立促进新能源利用的机制、对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对优化能源结构等都给予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深化价格改革
1.“稳妥推进电价改革,实施居民阶梯电价改革方案。”———摘自政府工作报告解读:2011年11月,国家发改委向社会公布了 《关于居民生活用电试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居民阶梯电价在国家统一指导下由各地进行试点后推行。各省(区、市)根据本地情况选择全部或部分地区进行试点。试点方案形成后,按《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规定进行价格听证后实施。为了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逐步减少电价交叉补贴,引导居民合理用电、节约用电,根据指导意见,今年,阶梯电价政策肯定会在全国大范围内进行试点并随后推行。
2.“完善水电、核电及可再生能源定价机制。”———摘自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价格是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信号灯”,是调节市场行为的有力杠杆。我国价格改革已取得重要进展,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由市场决定。但在能源资源、公共事业、环保收费等领域,价格不合理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必须深化改革。
3.“逐步理顺煤电价格关系。”———摘自政府工作报告解读:2011年,国家发改委曾三次上调上网电价,前两次调整,由于电煤价格持续上涨,导致火电企业继续大面积亏损,电企投资火电的热情下降,全国部分地区出现电力供应紧张状况。去年第三次电价调整的同时出台了电煤价格临时干预措施,火电企业的增亏态势有所缓解。但是,一方面,电价的调整并不到位,另一方面,电煤价格临时干预措施并不符合市场规律,只是一种临时的权宜之计,要真正解决煤电矛盾,还得靠理顺煤电价格关系。若要根治煤电矛盾,就要以煤价和电价为突破口。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日趋“垄断”的煤炭生产、繁多的中间环节、畸高的物流成本、混乱的交易秩序导致哄抬煤价、灰色交易等行为泛滥,使得煤价居高不下,必须加强治理整顿力度,加快建设公平、公正、公开的煤炭交易市场。
4.“全国深化资源税改革,扩大从价计征范围。”———摘自政府工作报告解读:2011年9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作出修改,在现有资源税从量定额计征基础上增加从价定率的计征办法,调整原油、天然气等品目资源税税率。
关注新能源利用及战略性新兴产业
1.“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建立促进新能源利用的机制,加强统筹规划、项目配套、政策引导,扩大国内需求,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摘自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我国可再生能源规模不断发展,利用水平还有待提高,其中风电的并网和消纳问题就备受关注。“建立促进新能源利用的机制”表明国家已十分重视这一问题。
2.“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扩大技改专项资金规模,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摘自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据了解,国家制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推动规划即将出台,将着力推动上述新兴产业的发展。报告在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内容中提到,支持引导环保建材、节能汽车等绿色消费。节能汽车政策将进一步向消费侧延伸。
3.“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水电,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加强能源通道建设。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摘自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表明国家对传统能源的发展保持一贯的政策,火电产业的发展方向 依然是优化提高、清洁高效利用。
彰显节能减排决心
1.“节能减排的关键是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要抓紧制定出台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方案,加快理顺能源价格体系。”———摘自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温家宝总理在回顾去年工作的时候,把节能减排列入了政府工作存在的一些“缺点和不足”,并在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中强调:要在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字里行间都表明,今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工作会加大力度。
2.“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和千家重点耗能企业节能减排,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摘自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此前业内预测“十二五”期间,重点节能领域有望从工业节能扩展到交通和建筑节能,本次工作报告不仅纳入了交通和建筑领域,公共机构、居民生活也被作为重点领域。节能工作力度超过了业内预测。而且强调了“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联系前段时间密集出台的《“十二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工业节能 “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显示出政府大力推动节能减排的决心,节能减排的组合拳初步显现,立体式的节能政策体系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