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东省电力行业协会官方网站! 企业邮箱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行业新闻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以科技创新推进农网智能化

时间:2011-03-18作者:admin 浏览量:0

3月11日,国家电网公司2011年农网智能化项目启动会在山东召开,包括我省高密、蓬莱两县公司在内的9个县供电企业被列为2011年农网智能化项目试点,标志着农村电网智能化水平提升工程全面展开。

以先进成果应用推进

近年来,山东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电力需求保持快速增长,前期改造过的农村电网出现了与快速增长的用电需求不适应和配电薄弱等问题。建设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农村电网,全面提高供电能力和质量,是更好地服务“三农”的有效手段。

“十一五”期间,集团公司根据国网公司工作要求及山东农网发展现状,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农网科技进步综合建设项目和专业技术试点建设项目,累计投入科技资金17亿元,完成农网科技项目1920项,其中145项获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22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入选国网公司农网科技进步推广应用成果。

同时,集团公司按照“统筹组织、整体规划、软硬结合、适应‘五大’、加快试点、注重示范、成熟推广、系统展开”的思路,组织部分县供电企业积极开展农网智能化建设试点工作,高密公司开展了农村智能配电网试点工程配套关键技术应用项目研究,平阴、临朐等5个县公司启动了农网无功优化补偿技术应用试点建设。截至去年年底,蓬莱、昌邑公司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县,高密、莒南、济阳等39个县公司通过了农电技术进步示范单位验收。

一大批成熟、适用的农网科技进步成果、管理经验及“四新”技术的推出,为我省建设坚强智能农网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下一步智能农网建设中,各县供电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借鉴先进科技成果和成熟经验,大力实施农网建设改造,推进智能化建设,优化农村电网网架结构,解决农村配电网薄弱问题,有效提升农网技术装备水平,确保在“十二五”末实现智能变电站比例超过三分之一,所有县城核心区配电自动化实现全覆盖,建成客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电网与客户友好互动,建成完备的电力通信网络和一体化信息平台的农网智能化建设目标。  

以典型示范带动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深入推进“两个转变”、加快推进农网智能化建设的关键年。集团公司将全面落实《农网“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完善《农网科技进步支撑框架》,巩固科技进步县创建成果,并继续深入开展农电技术进步示范单位建设和农网科技进步同业对标工作,继续选树部分农网科技进步标杆,以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农网整体科技水平提升。

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农网智能化项目试点,高密、蓬莱两公司将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带动作用,按照工作部署加快以农网营配调管理模式优化试点工程为主要内容的智能化试点扩大项目建设,在完成用电信息采集、智能配电台区、配电自动化等系统建设的同时,建设统一数据采集和集中监控平台、企业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年内完成试点项目建设,为全省农网智能化建设提供成熟经验。

各县供电企业应及早做好智能农网建设规划,结合“标准化建设年”活动进一步修订完善农网科技进步管理标准及科技进步工作考核激励机制,理顺科技进步管理工作流程,促进农网科技进步管理工作迈上良性循环发展轨道;认真借鉴试点单位取得的成功经验,依照国网公司“农网科技进步支撑框架”要求,广泛应用农网“四新”技术,加快推广应用试点项目成熟建设经验;35千伏及以上新建变电站,按照《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开展可研和设计,并做好智能变电站改造的前期工作;结合户表改造,淘汰机械表,推广应用智能电表和具有远抄功能的电表;积极建设客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用电信息双向采集;建设完备的电力通信网络,整合现有资源,进一步完善一体化信息平台;按照智能化建设目标要求,加大农网自动化建设力度,广泛应用农网无功优化、带电作业以及设备状态检修等技术,不断扩大集抄技术试点规模,切实提高农网装备水平,以可靠电力保障服务“三农”发展。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 山东省电力行业协会 鲁ICP备17005615号-1 济南网站建设 中联星空

联系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9777号鲁商国奥城4号楼3层

联系电话:0531-67807878 邮编:250101 Email:sdpea@sdpea.org

点击展开